清代石涛指出:“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与我”。观画家蔡茂友水墨山水画,既继承传统,又具当代水墨画的生机。在画中既可观到他对启功老师的笔意理解,也可看到他对魏紫熙、钱松嵒、宋文治等金陵画派的意韵继承,在构图、用墨、运笔、赋色等方面,展现出画家对于传统的广泛继承与精心研究:重用笔、重线条、重语言的提炼、重符号的组合。简约而丰富,清雅不失深沉,精心构建属于自己的山水程式。比如:《终日看山山不厌》一画,温润平和的自然用笔画风,在点、线、面的笔墨结构交织过程中,保持了传统笔墨的视觉丰富性,就将近远山的结构性的构图空间表现出来,表达出耸清远的山水画境。
唐代张彦远认为:“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欣赏《源清则流清》,近山石用笔中锋勾勒,浑厚苍劲,树丛雄健饱满,山体沉实朴拙,远处舟影明朗,山形清淡。整幅山水作品有意侧重方折、爽快、率意,但总体不失骨法用笔,中锋劲健,刚劲倔强,讲究法度功力,程式掌握自如,气格墨韵恣意纵放。画家自觉地在作品中提炼“写”的书写感,在“运笔”的过程中进一步探讨山水的形似与骨法的精神世界,使画面呈现出画家画山如人以及对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精神的寄托和向往,在传统水墨笔墨探索上带给审美共鸣和启示,从而在题材笔墨的多样化和个性特征中进一步突显出艺术风貌。
画家的创作基于对深厚传统文化及山水画宗脉深刻见识、透彻理解的自信表现为之。其践行是坚定、清晰的。读其作《游人寻找旧游处》所绘松枝笔重气正,山峰圆壮敦实,力透纸背。其山水骨法贯通,有繁者,勾勒皴擦,点线面体,轻重结合互用,朴实沉雄,苍茫厚重,浑然一体。此作以纵横交错的笔法勾勒山体,点缀游人,厚积韵染,并于机理结构、块面体积更为突出,而其简法山水更是卓见格高,整幅作品恰在于其中的直面自然,画面所展示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在每幅作品中都力求表达面对自然的清新感受,如同儿童在春日出游,所见之物皆新鲜未闻。这也是画家“自有我在”之处,乃难能可贵。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