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本质上属于文人画语系,画家将文人画所强调的写意性、倾泻性、抒情性,与当代艺术所强调的弘扬个性、主体意识,进行了微妙的契合。在这种文化的自觉下,促使更多有创见的画家追求艺术个性的最大发挥。画家蔡茂友所绘《独立春风》,饱醮浓深的墨色写墨竹,搭建出画面整体的框架,侧笔挥扫的叶片,在堆塑“面”或“线与面”之间的空间转换,墨色发生枯湿浓淡的变化,而且也保留了写意中的“运笔”之态,其笔力的遒劲艰涩赋予了这些梁柱以千钧的扛鼎之力,苍茫中求得通透之感。再在左边淡墨干笔绘雄鸡,其用笔的洗练恰恰表现为对雄鸡姿态结构各尽其妙的概括,用笔纵横恣肆,实得之于画家对雄鸡的习性、体态、神形的长期观察与积累。所画竹鸡,中侧锋并用,强健、枯涩是构成他的水墨画很大的特点。
清代郑板桥曰:“趣在法外,化机也”。“化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是感性的绘画状态。画家所作墨竹,将全部的激情,投入于直觉在竹林中所搜捕到的意外发现之中,投入于驾驭笔墨的优美线条和生动墨韵之中。欣赏《东风万里吹不尽》,墨竹和雀鸟在纵向的画面中央搭建出和画面平行的横向图式,并用纵向的大线撑起墨竹的纵向架构。此作构图在画面正中的纵轴区域建构画面的墨竹形象。画面主体左右虚空、中间密实,再点缀雀鸟其中,妙趣横生,画家对于画面结构关系的把握有着明显的自觉意识,这使得他的写意看似不经意,其实又是苦心经营,变化奇巧,险中求变。
画家笔下墨竹以奇险、高挺的结构赋予了画面视觉张力,其所作的墨竹的结构意味着画面上纵与横的梁柱关系以及梁柱之间既密亦透的填充物,具体落实在其章法结构将转换为富有书法用笔特征的笔墨关系。如:《翠林当歌拂春风》,画家以流畅通透浓深的墨色,在画面右边搭建出竹的整体框架,大笔挥扫的叶片,其墨色发生“墨分千层”的多变化效果。整幅作品在讲究枝干穿插的传统基础上,强化了切割意识,空白大小的摆布,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在以线条为主的笔墨结构中,强化了墨竹和雀鸟线条的灵动性。刚猛粗线中不乏柔韧的细线,根据竹林空间中不同画面的意境来抉择的。画面线条组合变化多端,疏密相应,各有特色。水墨用色尤见特色。所绘墨竹墨色丰富,强化了画面的装饰性、透明感,画面灵动之气,且多墨韵之美。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