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的诞生,最终还要归结到艺术文体上的成功,作品是否给观者提供了新的视觉样式和新的审美体验。欣赏画家蔡茂友笔下水墨荷花,则来自于他长期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仔细观察,对生活的热爱,而他在绘画中的生活气息——宁静朴素、空灵明净以及墨、水、纸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他的笔下水乳交融,墨分千层,达到高度自由的创作状态。赏之《听禅》,双鸟歇足荷塘白荷之下,画中保留了素洁的水墨艺术审美意蕴的同时,又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整幅作品以荷塘一角观照荷花生长之美,包括对荷塘中的水鸟、水草、荷花、杆叶等景物的变化,画面细品起来不是真实的荷塘风光,但却让观者看到了可听之、赏之禅境,令人妙趣横生。
画家的作品深受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大师的影响,注重笔墨,从传统民间和当代艺术思潮中吸收营养,强调水墨的表现力以及对线条的运用和把握能力。所作墨荷中的线很有书法性,具有书法的写意性,有书法线的趣味。如:《和悦》,一笔笔写意而成的荷杆,坚挺用线,有金石的味道,如此的线初看起来好像速度很慢,但又保持了老辣的味道。此作用墨和线浑然一体,在线跟水墨的处理上,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有书法艺术的质朴和道健,同时又保留了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内涵。
从历史来看,每个时期,每朝和每代都有不同风格的画家。艺术家都用辛勤的劳动,点点滴滴创作了不同的画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美术的发展。画家对水墨花鸟画的创作探索,特别是他首创的“墨分千层”艺术表现上的推进,对当代水墨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值得总结和研究。品读《晨趣》,画中硕大的荷叶墨色沉稳浓郁,其形态富于形式感,占据于画面上方,白荷在墨荷叶的映衬下尤显洁白,荷杆将山水画的干笔皴擦的毛涩生辣之感,于湿墨互动的“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之感,水下游鱼畅游其间,灵动无比。画家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寻求创作激情的艺术道路,吸收到个人的绘画语言中来,形成鲜明的艺术特点,这对当代花鸟艺术的发展有启发性意义。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